認識大嘴鳥
當月內容
雜誌回顧
遊戲空間
 
 
 

  傳說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,地府會打開鬼門,讓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「好兄弟」、「老大公」,重返人間享受奉祀,直到七月的最後一天,才會關上鬼門,讓這批孤魂野鬼回到陰間,所以農曆七月又稱為鬼月。

 
 農曆七月初一這一天,民間陰廟會打開納骨塔或神龕柵門,象徵性地釋放孤魂野鬼。回到陽間的好兄弟,有的因無家可歸而四處遊蕩,人們因為畏懼鬼魂作祟,同時也基於對孤魂野鬼的同情,當天,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門口,擺放牲禮、焚燒銀紙,替好兄弟接風洗塵,並在屋簷下或陰暗轉角、路口處擺放「老大公燈」,為他們照明。
 

 中元祭可說是鬼月的重頭戲,它其實是由佛教的「盂蘭盆節」和道教的「中元節」融合而成的民俗節日。盂蘭盆節的典故是來自盂蘭盆經中目蓮救母的故事,而中元節則是地官赦罪清虛大帝的誕辰〈生日〉,也是地官下凡判定人間善惡的日子。長久以來,原本起源於兩個信仰的宗教儀式:一個是在寺廟裡設盂蘭,供養僧尼的盂蘭盆會;一個是在個人家中祭祀的中元祭典,由於都是在同一天舉行,而後就融合衍變為普施餓鬼的普渡儀式了。

 台灣的中元普渡可分公普與私普二種。公普即廟普,在寺廟舉行,由道士或僧侶主持;私普是以同業、同街或家庭為單位進行普渡。公普前一天,會「豎燈篙」招引陸路孤魂野鬼,夜晚則「放水燈」引領水鬼上岸享受奉祀。而為了安撫好兄弟,中元祭典供品之豐盛,祭祀儀式之冗長都是民俗節日之冠。又為了使好兄弟每天都能享受奉祀,從前台灣的普渡是分區輪流舉行。但自民國41年起,政府提倡「節約拜拜」,於是將普渡日期統一在7月15日。

 
 農曆八月初一奉祀孤魂野鬼的陰廟便會象徵性地將柵門關閉,表示封閉鬼門。至此,代表所有祭鬼活動的結束,也表示好兄弟的假期結束了。
 搶孤的意思就是強制驅離。在關鬼門之後,人們為了防止好兄弟「逾假不歸」,因此會先禮後兵,先舉行「跳鍾馗送鬼」,再舉辦「搶孤儀式」嚇走孤魂野鬼。
 
(詳見2008年08月號大嘴鳥親子教育雜誌)